郑宝佳,合肥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曾担任安徽广电联合会视听传媒艺术委员会学生会员、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学生第一支部学生兼职副书记、20汉语言文学一班班长,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获得合肥市最美大学生、合肥大学科技创新榜样学子、优秀共产党员、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荣誉。代表学校获得共6项省奖,在校内取得近40项竞赛成果,均为团队第一负责人。本科期间在《新闻研究导刊》《年轻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
现研究生上岸南京师范大学。
全身心投入+趁热打铁
在文传学院学习中最简单也是具挑战的任务是背书。无论是准备期末考试也好,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也好,准备公务员考试或者是研究生考试,文科生都逃不开“背书”这一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郑宝佳是全身心投入的,在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星期内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在背书任务中,不参与任何的课外活动或者娱乐活动。趁热打铁实际上就是在考试前把相关的所有知识点都快速浏览一遍。
郑宝佳还谈到实际上背书的核心要义是重复。没有人可以做到一遍,两遍,三遍就能完全记住一个知识点。背书就是会背了忘,忘了背,背了又忘。我们只有在不断的重复之后,才能通过量变产生质变。只有克服了重复带来的枯燥,才能享受重复带来的成果。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除了学习,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比如社团活动、学科竞赛、休闲娱乐、恋爱交友……如何做好时间管理?郑宝佳认为最实用的时间管理方法就是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第三象限:不紧急不重要。第四象限:紧急但不重要。大家可以把每天做的事情分类,投入到这四个象限中,对于第一和第二个象限当然是优先做,投入大量的时间做,而对于第三和第四象限,则可以不做、推迟做、或者让别人去做。
学习方法
在学习方法中郑宝佳谈到要对知识点进行判断和区分。要知道哪些知识点只需要机械性的背诵即可,而哪些知识点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再记忆的。需要理解性的知识点,可以采取多种渠道去学习。
其次是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克服重复带来的枯燥。没有人可以做一遍题目或者看一遍书就能够完全学会。学习一定是不断的重复,不断的练习,只有熟能生巧,只有坚持重复,才能掌握知识点。
最后就是在完成初次的学习后,一定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记录。也就是在输入知识点之后,再次输出。方式可以是记笔记,画思维导图,写关键词等等。
还有一些辅助学习的方法,比如劳逸结合、设置奖励和刺激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动机等。我们抗拒学习,是因为学习是太过痛苦。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愉快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动机和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劳逸结合,可以使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失败中有教训,成功中有经验
失败是很正常且很平凡的一件事情。面对失败,郑宝佳谈到,经历了不断的失败和挫折,内心会感到非常的焦虑和难过。但是这些失败会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比如在每一次考试失败后,都能总结出新的问题。并在下一次考试后我修改之前出现的问题,这样会让我们拥有比之前更加进步的学习方法,有更加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更加丰富的经验。所以她认为是无数次的失败累积成了成功,就像没有办法说“吃了三个馒头以后才吃饱,就可以否认掉前两个馒头的功劳,因为我只要吃第三个馒头就能饱了”。事实告诉,三个馒头一个都不能少,所以失败和成功都是我们必须经历的过程。
学姐寄语
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为之不断努力,才能不愧于这一生。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热爱的、辗转反侧放不下的、无论如何也非他不可的事情。喜欢就去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做到最好就不要怕苦怕累,不怕苦不怕累,必然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撰稿:张倩 初审:吴宸 复审:刘政 终审:张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