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三下乡”之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暑期实践活动系列报道(六)——理论引航,青春向前

时间:2023-07-10浏览:39设置


78日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初中教学国学组教学内容延续昨天的课程,仍是讲解汉服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首先老师通过讲解汉服的定义、特征、历史发展以及常见款式的辨识等,让大家感受我国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更加直观了解汉服,接着通过图片展示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各式汉服并对汉服的不同部位的说法进行介绍并与和服、韩服款式与饰品进行对比。老师特地带来了明制大帽来进行实体展示,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明制工艺。

  介绍完汉服后,老师还对各个朝代的礼仪知识进行介绍,主要围绕着礼仪的定义、分类及用途,礼仪的禁忌,以及常用礼仪的示范和应用等跟同学们进行讲解示范。在老师的示范下,同学们学习了不同朝代、面向不同辈分人群的行礼方式等。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一直跟着老师的每个动作,开心地学习模仿起来。
  
标点符号课老师对于昨天讲解的知识进行课堂小结测试,并进行写作教学。去弥补学生的创作能力、词汇量不足,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写好作文大纲的问题老师借助巧妙设计,抓住重点语句,聚焦关键段,通过分析品读、对比实例学习,逐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逻辑之美。

  与此同时,英语教学组以电影《绿皮书》为核心展开教学。这部电影通过戏剧性的情节和精彩的表演,深入探讨了种族、身份认同和人际关系等社会问题。
  
通过《绿皮书》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作为教学素材,可以帮助学生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文历史背景,并加深对英语语言、文化和社会问题的认知。 在课堂上,学生将有机会通过观看电影、阅读原版剧本和参与相关讨论,来提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能力。同时,老师重点关注影片中的关键对话、句型和词汇,帮助学生扩展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公民。

  课程的最后,国学组和英语组进行特色实践课展示,他们通过朗诵优秀文章和进行英语对话来验收近阶段的教学成果。通过这种方式肯定了老师们的教学质量,相信她们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必将精诚团结,不断进取。

(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撰稿:程宇环 赵俊惠 审稿: 刘政)


返回原图
/